Enduring Word (Chinese Version) Bible Commentary 《启示录》第14章-神得胜、兽失败的场面 Revelation 14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启示录的灾难 图片 Enduring Word (Chinese Version) Bible Commentary 《启示录》第14章-神得胜、兽失败的场面 Revelation 14

Enduring Word (Chinese Version) Bible Commentary 《启示录》第14章-神得胜、兽失败的场面 Revelation 14

2024-04-20 17:3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《启示录》第14章-神得胜、兽失败的场面 A. 十四万四千人的命运 1. (1-3)羔羊与十四万四千人站在锡安山上。

我又观看,见羔羊站在锡安山,同他又有十四万四千人,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写在额上。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,像众水的声音和大雷的声音,并且我所听见的好像弹琴的所弹的琴声。他们在宝座前,并在四活物和众长老前唱歌,彷佛是新歌;除了从地上买来的那十四万四千人以外,没有人能学这歌。

a.羔羊站在锡安山,同他又有十四万四千人:圣经中上一次提到这十四万四千人,是在《启示录》第7章里,那段经文表明他们的身份是一群犹太信徒,他们在大灾难期间服事神,并且受印在灾难中得蒙保守。既然他们与羔羊一同站在锡安山,这说明他们经受住大灾难时期的考验,崭露头角,得胜而出,来到神面前。当然,《启示录》第13章里的兽没能胜过这十四万四千人。这里,他们是得胜者,与耶稣一同坚定站立敬拜神。

i. 《启示录》第14章将解答由《启示录》13章带出的两个重要问题。《启示录》第13章里的兽强大又可怕;他甚至可以与圣徒争战,并且得胜(启13:7)。因此,自然会让人生出这样的问题:“兽是不是完全战胜了神的所有子民?”与羔羊一同出现在锡安山的十四万四千人,强调了这样的答案:“不”。第二个问题与这个撒但化的独裁者本人有关:“兽和它的追随者会怎么样?”《启示录》第14章余下的内容将解答这个问题。

ii. 在《启示录》第7章里,十四万四千人的出现被视为大灾难的开始。在《启示录》第14章里,描绘了他们在大灾难结束时,以得胜者的姿态现身。

b.站在锡安山:他们聚集在锡安山,因为锡安——组成耶路撒冷的众山丘的古代名称——弥赛亚将要在这个地方召聚祂所救赎的人,并且祂将要从这里统治全地(诗48;赛24:23;珥2:32;俄17;俄21;弥4:1;弥4:7)。

i. 某些释经家认为这座锡安山就是《加拉太书》4章26节中提到的“那在上的耶路撒冷”。这种观点认为,这十四万四千人是这个兽的受害者,现在,他们与耶稣一同在天堂里。不过这种观点似乎与经文上下文完全不符。这种观点也让我们感到奇怪,神让这十四万四千人受印,到底有什么益处(启7:4)?

ii. 在《但以理书》3章19-25节里,有几个犹太青年置身熔炉之中,却毫发未损,熊熊燃烧的烈火拿他们莫可奈何,他们完好地幸存下来,这十四万四千人就和这几个犹太青年一样。他们就是明证,证明神有能力保守祂的子民。

c.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写在额上:撒但和兽的追随者,可能在手上或额头上有一个印记(启13:16-17)。不过,这个标记只是一种拙劣的模仿,照搬十四万四千人受印的概念;这十四万四千人受印,每人在额上有一个印记,表明他们属于父神。

i. “‘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写在额上’,而这些人是什么人?【他们的额上所写的】,不是Bs代表‘浸信宗’(‘Baptists),不是Ws代表‘卫斯理宗’(Wesleyens),不是Es代表‘国立教会’(Established Church)。他们【额上印着的是】父神的名字,再没有别的名。我们在地上所做的区别真是小题大做!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我们属于这个宗派,还是另一个。为什么要这样?如果你来到天堂的大门前,询问他们天堂里是否有任何浸信宗教徒,天使只会瞪着你却不会回答你;如果你问他们,天堂里是否有任何卫斯理宗教徒,或国立教会的成员,天使会回答说,‘根本没有这样的人’;但是,如果你问天使,那里是否有基督徒,‘啊,有的,’天使会回答,‘有很多基督徒:现在他们都是一个整体——全部都有一个名称;旧的烙印已经被抹去,现在他们不再是依据这人或那人的名来取名,他们有神的名,甚至有他们父神的名,印在他们的额头上。’”(司布真,Spurgeon)

d.像众水的声音和大雷的声音:这是神的声音(启1:15;4:5)。也许,神在这里说话,是为了宣布祂对这十四万四千人的赞许,他们忠贞不二,具有《马太福音》25章21节里表彰的忠仆精神:好!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。

e.并且我所听见的好像弹琴的所弹的琴声:我们还记得《启示录》5章8节里提到二十四位长老各拿着琴。或许,这里约翰所听见的琴声,就是他们所弹的,在十四万四千人歌唱独有的新歌时,为十四万四千人的敬拜歌声伴奏。

f.他们在宝座前……唱歌,彷佛是新歌:在《启示录》14章1节里,十四万四千人的脚站在属地的锡安山上,毫不动摇。然而赞美将他们直接带到神的面前,就在宝座前。通过敬拜与赞美,我们可以让自己进入属天的领域,赞美歌声上达天堂。

i. “全神贯注地赞美神是灵魂的最高境界。领受怜悯恩典来赞美神是一回事;但因所受的怜悯而完全披上赞美衣来赞美神,就远不止于此。啊,赞美是天堂,天堂是赞美!祈祷是在地如在天,而赞美是上面天堂的本质。当你在崇拜中下拜,你就站在生命的最高境界上。”(司布真,Spurgeon)

ii. “天堂不是学习那首歌的地方;必须在地上学会它。你必须在地上学习以自由恩典与以死证爱而谱写的曲调;当你掌握了它们的旋律,你就能向主奉献一颗感恩的心为供物,并且以永恒的和谐与之调和,即使是在天堂。”(司布真,Spurgeon)

2.(4-5)描述十四万四千人。

这些人未曾沾染妇女,他们原是童身。羔羊无论往哪里去,他们都跟随他。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,作初熟的果子归与神和羔羊。在他们口中察不出谎言来,他们是没有瑕疵的。

a.他们原是童身(注:钦定本圣经翻译成“他们原是童贞的”或“他们原是处子”):许多人认为这十四万四千人保持童贞,不过是他们保持一般纯洁的象征(如《哥林多前书》11章2节)。然而,保罗推荐在艰难时期保持独身(林前7:25-35),耶稣谈到,在那一日有儿女、有家庭的人有祸了(太24:19-21)。不难看出,在大灾难期间,神会呼召这十四万四千人保持独身,为了神国的缘故保持独身,与字面上的意思一样。

i. “童贞”(注:参见钦定本圣经;和合本圣经翻译成“童身”)一词通常指的是女人,而不是男人。那么,这里用了“童贞”(注:参见钦定本圣经)一词,是否意味着这十四万四千人都是女性?根本不是,据优秀希腊语学者A·T·罗伯逊(A.T.Roberston)所言:“‘童贞’(Parthenos)一词不仅适用于女性,也适用于男性。”

ii. 如果术语“童身”一词,一般来说是表示纯洁,那么它加强了这十四万四千人与以色列之间的联系。“在圣经中,提到以色列时,经常称呼她为‘锡安的处女’(王下19:21;赛37:22)、‘少女锡安’(哀2:13;注:参见钦定本圣经)、‘以色列的处女’(耶18:13;31:34,21;摩5:2;注:参见钦定本圣经)”。(华富德,Walvoord)

b.羔羊无论往哪里去,他们都跟随他:这十四万四千人是犹太的产业(启7:4-8)。然而,很清楚,他们也是相信耶稣的信徒,否则他们绝不能与羔羊一同站立,羔羊无论往哪里去,他们都跟随他,也不可能在神宝座前……没有瑕疵(注:钦定本圣经翻译成“在神宝座前,他们是没有瑕疵的”;和合本圣经未翻译前半截)。

i. 在大灾难时期,将有多得数不胜数的群众得救,他们各人得救的方式,与今天的人一样:都是靠着恩典,因为相信并接受耶稣基督作个人的救主而得蒙拯救。即使教会被提结束了神在地上与教会之间的事务,但是人们得到救恩的方式肯定不会因此改变,人们照样因信而得以成为神大家庭的一份子,包括所有蒙救赎之人,无论是教会被提之前,还是之后。

c.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,作初熟的果子归与神和羔羊:因为这十四万四千人是一场伟大收割的开始,所以他们是初熟的果子,“以色列敬虔的核心,是这个国家蒙救赎之人的象征性标志。”(华富德,Walvoord)。

i. 因为经文形容他们是“初熟的果子”,所以有许多人认为他们自己将成为神的器皿,在祂的计划中发挥作用,参与大灾难时期的大收割,带上许多禾捆回到天家。《启示录》第7章9节记述了不计其数的人在大灾难期间得蒙拯救,而经文形容这十四万四千人是“初熟的果子”,或许神会使用他们,来向大灾难时期里将要得救的人传福音。

B.天上的宣告。 1.(6-7)一位天使传福音。

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,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,就是各国、各族、各方、各民。他大声说:“应当敬畏神,将荣耀归给他,因他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!应当敬拜那创造天、地、海和众水泉源的。”

a. 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,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:这另外一位天使既在传福音,但也在宣布审判(他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)。因为在大灾难期间,神在地上的审判醒目之极,明显可见;所以不足为奇,整个大灾难期间得救的人浩浩泱泱,多得难以计数(启7:9-14)。

i. 今天,有一些人喜欢将他们的事工或技术手段,与这个飞在空中的天使联系起来,认为二者等同。一个著名的电视事工将他们所用的卫星命名为“天使一号”,希望那是这节经文的成就。将当代技术或事件与这个天使联系起来,这种愿望屡见不鲜。亚当·克拉克(Adam Clarke)在其写于18世纪晚期的作品中,这样评述,“但这一异象似乎真实地描述了一个后来的机构,名为英国和外国圣经协会(The 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),其目标是用地球上所有的语言,印刷和传播新旧约圣经,遍及人迹所至之地。”

ii. 约翰·特拉普(John Trapp)在17世纪末写道,对于这个异象的应验,他有自己的见解:“可以认为,这就是约翰·威克利夫(John Wicliff),他写了两百多卷作品,反对教皇,【他成为神的】工具使许多人因此得到造就,获益匪浅。”

b.应当敬畏神,将荣耀归给他:这就是天使将要告诉世界上所有人的事情:他们应当怎么做。他们能够选择今生这样做,并且将荣耀归给神,又甘心乐意敬拜祂;如若他们在今生没有这样做,那么在来世他们将被迫将荣耀归给祂。

i. 将来有一日,所有人都要将荣耀归给神,这是必然会发生的。腓立比书2章9-11节指出: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,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,叫一切在天上的、地上的和地底下的,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,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,使荣耀归与父神。

ii. “这是他们命运中苦涩的讽刺:尽管他们因拒绝面对真理而永远定了自己的罪,但总有一天,他们将被迫面对真理。迟早,他们拒绝‘归给’造物主的‘荣耀’将从他们身上剥离,因为祂猛烈的怒气临到他们了。”(凯德尔,Kiddle)

iii. 约翰指出这是永远的福音,或许,它听起来与我们现今所听见的福音不一样。其实它并无本质区别,只是它传播的时间不同,在一段不同的、特定的时间内所传的福音——传给那些处于大灾难后期的人。“因此,听起来仍然包含一些福音信息……它是福音,不过它是审判已经临到之时的福音形式。它是对一个叛教世界最后的恩典呼唤之一。”(塞斯,Seiss)

c.就是各国、各族、各方、各民:这可以是耶稣在《马太福音》24章14节中应许的有效实现,就是在祂再来之前,福音将传遍整个世界。不过,这绝不能成为我们忽视任务紧迫性的正当借口。神没有把传福音的责任交给天使,而是交给祂的子民。

i. 然而,这是新约圣经中唯一一处经文,我们可以看到天使在传福音。在神崇高的智慧中,他选择把责任单单交给人,除了极少数例外的情况。

2.(8)又有一位天使宣告巴比伦的倾倒。

又有第二位天使接着说:“叫万民喝邪淫、大怒之酒的巴比伦大城倾倒了,倾倒了!”

a.巴比伦……倾倒了:在《启示录》第17章里,会有更多关于巴比伦的描述。目前,看见它代表人类有组织地反叛神,就足够了。

i. “从预言方面来讲,‘巴比伦’有时是指字面意思上的城市,有时是指某种宗教体系,有时是指某种政治体系,所有这些都发源于历史上巴比伦的邪恶特征。”(华富德,Walvoord)

b.叫万民喝邪淫、大怒之酒(注:钦定本圣经翻译成“因为她曾叫列国喝她淫乱、烈怒之酒”):经文告诉我们巴比伦诱使万民犯邪淫,这里的主要意思是指灵性上的淫乱(注:参见钦定本圣经)——崇拜假神。然而,看见灵性上的淫乱伴随着肉体上真正的淫乱,丝毫不会让我们感到惊讶。

3.(9-11)第三位天使发出警告,审判将临。

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,大声说:“若有人拜兽和兽像,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,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;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,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。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,直到永永远远。那些拜兽和兽像,受它名之印记的,昼夜不得安宁。”

a.若有人拜兽和兽像,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:拜兽和兽像与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,这节经文提醒我们想到二者之间的联系。没有人会偶然地或是意外地受了。膜拜兽与接受印记之间的联系,将清晰可见。

i. 尽管如此,对于那些居住在地上的人来说,接受这个印记看起来似乎相当无辜。在他们看来,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,只是对敌基督及其统治机构的宣誓忠诚和听命。在基督教建立后最初的几个世纪里也是这样,当时人们要向凯撒的塑像烧一小撮香,并且宣誓“凯撒是主”,古代外邦人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无辜的公民义务行为。

b.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;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:那些膜拜敌基督的人将不得不饮下神大怒的酒。神忿怒的杯就好像没有稀释的醇酒,混合了香料,使其更加强烈醇厚(纯一不杂)。

i. 神拿着忿怒的杯,祂要让受审判的人喝下这杯,这个概念多次出现在《圣经》中,多达十三次以上(例如,《诗篇》75篇8节和《耶利米书》25章15节就是例子)。这是“杯”背后的意思,如果可能的话,耶稣希望能免于喝这杯(太26:39)。耶稣心甘情愿地接过天父忿怒的杯,而这杯本是我们应该喝下的;在这里,以耶稣为敌的人将别无选择——这是强加于他们的,他们不得不喝这杯。

c.神大怒的酒……神忿怒的杯:杯中之酒与“大怒”(古希腊语单词thymos)有关,这个词语形容猛烈的怒气。杯本身与忿怒(古希腊语单词orge)有关,这种怒气不是反复无常的,而是来自稳固不变的性情。

i. 古希腊语单词“orge”是《新约圣经》中用来表示神忿怒的常用词语。古希腊语单词“thymos”只使用了十一次,其中十次是在《启示录》中。通常情况下,神对罪人的愤怒并不是针对他们本身;祂忿怒,是因为祂不变的本性,与罪恶和不义水火不容。不过在《启示录》中,经文如此清楚地描述了神的最终审判,以致于用来表示“大怒”的术语使用得更为频繁。

d.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,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。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,直到永永远远……昼夜不得安宁:这段经文教导我们几个重要真理,这些真理是关于地狱与被定罪之人永远的结局。

i. 他要……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:这说明在地狱中所受的痛苦,是真实的煎熬,是痛苦的、令人厌恶的。“现代流行的看法对地狱轻描淡写,为人们开出‘免罚单’,但这种流行在《启示录》里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经文。”(L·莫里斯)

ii. 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:这表明神并没有离开地狱。在祂所有圣洁公义的审判中,都有祂的存在。落入地狱的人会希望神不在那里,却难逃祂的面。说地狱里没有神的存在是错误的;只是,在地狱里绝对感受不到祂的爱。在那里也难逃耶稣的面,但只能看见祂圣洁公义的怒容,那里只有祂向罪所发的怒火。

iii. 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,直到永永远远……昼夜不得安宁:那些膜拜敌基督,领受他印记的人,将要永远在地狱里,经受这种大怒和忿怒。此处,经文明明白白陈述了永远受痛苦的事实;永永远远意味着“永无止尽”。如果犯罪的后果只存在于今生,或者犯罪所受的刑罚只是暂时的;那么狡诈的罪人就胜了神。对于“永永远远”一词,华富德(Walvoord)的看法是:“从字面意思讲,就是‘世世无穷’,这是希腊人对永恒最强烈有力的表达。”

iv. “愿神【怜悯】,使人们在任何地方都会更多地思考地狱、谈论地狱,以及他们永远无法避免,也无法忍受的那种极端的永恒。当然,逃离地狱的一个好方法,就是在我们每日的灵修默想的时候,在地狱里‘转上一两圈’。”(特拉普,Trapp)

v. “在描述对兽的崇拜时,第11节经文中的‘拜’和‘受’,这两个词都是现在时态,强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兽的持续崇拜……同样,在描述他们所受的痛苦时,也是用的现在时态。因为【他们】没有因悔改而中断对兽的崇拜,所以当悔改为时已晚,他们所受的痛苦也不会中断。”(华富德,Walvoord)

4.(12-13)圣徒所蒙受的祝福,哪怕是在大灾难期间。

圣徒的忍耐就在此,他们是守神诫命和耶稣真道的。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:“你要写下,从今以后,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!”圣灵说:“是的,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,做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。”

a.圣徒的忍耐就在此……从今以后,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……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(注:钦定本圣经翻译成“他们歇了自己的劳苦而得安息,”):这里,我们可以看出圣徒得享安息(注:参见钦定本圣经),这与恶人不断受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(启14:11)。安息(注:参见钦定本圣经,和合本作“息了”)来自恒久忍耐,对神和祂的话语忠贞不二(在此,他们是守神诫命和耶稣真道的)。

i. 我们只能想象在大灾难期间,这段经文将给四面受困、饱受迫害的圣徒带来多么大的勇气和安慰。很明显,神想要鼓励祂的子民在经受试炼时坚定不移,专注于在永恒中等待他们的祝福、安息和奖赏。

ii. 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(注:新国际版圣经翻译成“在主里死去的人有福了”): “他们是唯一有荣光的死者……他们为神的事业而死,他们在神的微笑和赞许之下死去,他们因死而生,为生而死,为与神一同作王直到永远而死。”(克拉克,Clarke)

b.他们……做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:这些圣徒的恒久忍耐与劳苦做工,在天上得到纪念。我们为耶稣和祂的国所做的工,将随着我们进入天堂,因此在这里,在天堂之下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有尊严的、有意义的。

C.地上的大收割。 1.(14-16)耶稣启动大收割的时候到了。

我又观看,见有一片白云,云上坐着一位好像人子,头上戴着金冠冕,手里拿着快镰刀。又有一位天使从殿中出来,向那坐在云上的大声喊着说:“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!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,地上的庄稼已经熟透了。” 那坐在云上的,就把镰刀扔在地上;地上的庄稼就被收割了。

a.云上坐着一位好像人子,头上戴着金冠冕,手里拿着快镰刀:有些人认为,在这节经文里收割庄稼的那一位不可能是耶稣。他们难以理解的是,怎么可能会是从殿中出来的另外一位天使呼喊,而耶稣做出回应。不过除了耶稣,不太可能还有另外的人被称作“人子”,而且头戴金冠冕。只有耶稣,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可能。

i. 头上戴着金冠冕:“看到祂头上戴着金冠冕,与看到祂戴着残忍士兵编制的可怕荆棘冠冕,荆棘的刺扎着祂的额头,是多么不同啊!这里所用的词语不是通常用来指权力王冠的词语,而是用来指通过争战赢得的冠冕;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应该说,当基督再来审判世界时,祂将戴上胜利的花环,这是祂参与战斗,经过艰苦奋战,在伟大战役中赢得的冠冕。血与汗曾经从祂的额头流下,而那时祂正为我们的救恩而战;当祂最终得胜的金冠冕【戴在祂的额上】,是多么不同凡响啊!”(司布真,Spurgeon)

b.地上的庄稼已经熟透了:“熟透了”这个古希腊词语,含有否定的意思,“变得枯干或枯萎”。这里的意思是有些东西已经熟过头。这意味着神只会在时机已经相当成熟,甚至“过熟”的时候,审判全地。祂不会匆忙施行审判。

i. “要牢记一点,恶有恶报,善有善报,有收割邪恶【果子】的时候,也也有收割良善【果子】的时候。这是收割痛苦悲哀、灾难祸患的大收割——为了收集、捆绑和焚烧稗子的大收割,也是为了把麦子收集起来,带入天堂谷仓的大收割。”(塞斯,Seiss)

2.(17-20)神的大酒榨。

又有一位天使从天上的殿中出来,他也拿着快镰刀。又有一位天使从祭坛中出来,是有权柄管火的,向拿着快镰刀的大声喊着说:“伸出快镰刀来!收取地上葡萄树的果子,因为葡萄熟透了。” 那天使就把镰刀扔在地上,收取了地上的葡萄,丢在神忿怒的大酒醡中。那酒醡踹在城外,就有血从酒醡里流出来,高到马的嚼环,远有六百里。

a.又有一位天使从祭坛中出来,是有权柄管火的:“这些暗喻似乎暗示,天使正采取行动,回应众圣徒的祷告,就是他们祈求神施行审判、刑罚罪恶的祈祷。”(华富德,Walvoord)

b.神忿怒的大酒醡:这幅生动的审判画面,是《共和国战歌》(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)的创作灵感来源。

我双眼已经看到我主降临的荣光,

祂正践踏那滋长忿怒之果的地方,

祂已让那可怕的利剑闪闪放寒光,

真理传播四方。

c.伸出快镰刀来!收取地上葡萄树的果子,因为葡萄熟透了:在《马太福音》13章24-30节、13章36-43节中,通过小麦和稗子的比喻,展现了大收割的画面,传递了耶稣再来也是一场大收割的意思。言下之意是,在最后的大收割开始之前,神不会将真信徒与那些只上教堂坐坐的人分隔开来。

i. 熟透了“展现了葡萄在黄金时期完全生长成熟,颗粒饱满,满含果汁的画面……葡萄汁从那些在酒榨里踩葡萄之人的赤脚下喷薄而出,【经文】用这来比作鲜血喷射而出,暗指可怕的人类大屠杀。”(华富德,Walvoord)

ii. “当一个人把脚踩在葡萄之上,葡萄能有什么力量可以抵挡这人的重量和力量呢?而且葡萄越熟,就越无奈无力……全能者的脚跟就在踹踏在它们身上,它们只能在其之下破碎、下沉。”(塞斯,Seiss)

d.就有血从酒醡里流出来,高到马的嚼环,远有六百里(注:新国际版圣经翻译成“一千六百斯他迪”):这里可能描述的是,鲜血四处飞溅,喷溅到马的嚼环上,这是一幅可怕的大屠杀画面,展现了哈米吉多顿大战血流成河的景象,就是《启示录》16章16节和19章11-19节中所描述的。这里描述的,不太可能是一条汩汩流淌着鲜血的河流,一直流过整个应许地,河水涨溢,高到马的嚼环那么高。这将是一条几乎不可想象的血河。

i. 在古代,一片范围延伸达六百里(大约200英里,约合322公里)的战场区域,是前所未有的,没有任何已知的古代战事达到过这样大的范围——但是对于现代战争来说,却不是这样。“这个区域的面积为600里,就是大约200英里(约合322公里)的范围,并且【经文】具体说明在基督再临时,以耶路撒冷为中心,周围200英里(约合322公里)范围内的地区将成为收割的地方。”(华富德,Walvoord)

ii. 但是这个生动有力的描述显示了神的审判是多么彻底、完全。《启示录》第14章是对《启示录》第13章的完美解答。在《启示录》第13章的结尾,看起来撒但和敌基督取得了胜利。然而《启示录》第14章展示了谁是真正的胜利者,谁是真正大有能力、掌控万有的:神、祂的弥赛亚和祂的子民;而非撒但、他的弥赛亚(敌基督)和他的追随者。

(c) 2021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– [email protected]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